随笔/Essay/随筆

Marin | May 1, 2024 min read

读史札记

起初想用文言文记录,尝试之后还是感觉自身水平不足,最后选择了白话文。

《史记》

卷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

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第一

  一开始读到季札一直让位,最终阖闾刺杀吴王僚,而季札只是感叹“非我生乱,立者从之,先王之道”,认为只要在位时存祭祀、奉社稷的就是君主,就顺从了阖闾,我的想法是:季札真是个伪君子,表现出贤让于兄,却对篡位之举置若罔闻。不过,但我思考他虚伪在何处时,才发现这不是季札一个人的问题导致了刺杀事件,背后有着多种多样的原因。
  其一,宗法制的影响。“立嫡以长不以贤,立子以贵不以长"的嫡长继承制确立了周王朝本身以及各诸侯国的继位规则,而吴王寿梦欲立贤,即季札,导致了之后季札虽固辞让于其长兄,却遗留下了兄终弟及的继位制度,也给了阖闾篡位的合法理由。就算阖闾表现出了对季札继位的支持,也不排除季札死后对王位的争夺。
  其二,季札本人。季札本人善观乐舞,先王以为贤,但当他让而逃,致使吴王僚上位时,他就没有想过阖闾的后续行为吗?一个能看出晋或终于三家的人,难道不知道长兄之子对王位的觊觎吗?关于这点,结合吴王僚死后季札的言语,我认为季札是个笃信自我信条的人。他的行为始终符合臣弟的身份,或许当他明白自己不是长子的那一刻,就要求自己以臣弟身份侍君;对君的要求只有祭祀和社稷方面,并不考虑谁是君主,没有考虑王位继承带来的国家动乱。当他出使别国的时候,身为外来者而能察明国事,与国内身为臣子时的行为并不矛盾:别国之事与我无关,只是从交谈对象的角度来建言;阖闾可能篡位,但对于自己来说,只要自己、君王符合内心的定义,那么之后国家怎么样并不重要。
  当然,作为弑君事件频发的春秋战国时期,单单将阖闾刺杀的原因归结于季札固执的让,显然是不合理的。但是,通过分析可以看出,季札并不是那种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”的臣子,而是有着自我价值观念,对自己、对君王有着明确的定义的人。这样的人不可以说不贤明,但既不忧其君也不忧其民而只是固执守己的季札,远远不如其先祖太伯,身为长子三让天下于贤以利天下人,孔子称为至德。